济宁医学院“首届最美教师”王建安

编辑:xcb 日期:2019-09-11

王建安,中共党员,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济宁医学院中药学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数字课程《药用植物学》课程负责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因材施教,潜心育人。曾多次荣获山东省生物医药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济宁医学院师德标兵、济宁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严守师德,正己树人 

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做到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行动上引领学生。作为中药学学科负责人,他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标本室建设等建设规划方面建言献策,为专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日照校区药用植物园建设工作中,他不辞辛苦,勇挑重担,常常工作到凌晨,为植物园建设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潜心砺炼,植根课堂

——热爱教育,辛勤工作。自入校至今,王建安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先后承担了10余门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管已从教多年,他每次授课前仍像第一次讲授一样,针对不同班级的情况,广泛收集素材,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案,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在历年学生评教中,王建安优秀率均在90%以上。王建安患有关节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不适合高强度的野外活动,他带病坚持《药用植物学》的野外见习工作,带领学生爬山涉水,采集制作了大量有价值的药用植物标本,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王建安针对不同的学生,尝试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种类,特征难以记忆,他通过带学生实地实物观察及利用微信教学平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鼓励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学生采集制作当地的植物标本,供大家学习使用。2009年,他对所教授的课程率先采用了双语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及英语水平。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尽管王建安已有多年教学经验,期间教授对象和所学专业发生转变后,他仍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力争尽快适应工作。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获得了学校课堂教学及教案比赛优秀奖、全国首届中药学教学设计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三、爱护学生,亦师亦友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的引路人。王建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主动承担全国全省实验技能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指导工作。他常常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孩子们。在他的精心指导下,2010级雷绘敏同学在全国药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他指导的多名学生多次获得山东省生物医药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他的实验室进行各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王建安对学生倾注了无数热情与爱心。王建安看到有些学生在备考硕士研究生时出现了迷惘和困惑情绪,他主动为他们作考前辅导,坚定他们的信心,针对所报的学校进行分析,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复试和调剂期间,王建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初试结束后他的电话就成了“热线”。用爱播种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是王建安的承诺。2011级药学本科班杨同学的母亲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杨同学在无助的情况下求助于王建安。当时正值春节期间,王建安放弃陪伴家人,积极奔走,帮助杨同学联系了青岛的一家医院。开学后,王建安及时向药学院领导汇报,在全院发起倡议为学生捐款,现在学生家长已经基本康复,杨同学也于2016年被贵州医科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王建安赢得了学校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在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济宁医学院“师德标兵”光荣称号。

四、精研学术,拓展思路

王建安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将科研与教学有效融合,促进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近几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基金3项,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中药学教研室主任,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王建安充分调动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圆满完成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各项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任务。在王建安的带领下,教研室老师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在历次教学评议中,每位教师的优秀率均在90%以上。王建安积极鼓励教研室同事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目前,该教研室全体教师均有在研教研和科研课题,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两项。

十几年来,王建安怀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无限的热爱,脚踏实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